❶ 俄罗斯为什么把中国当盟友
中国实质上是“目前俄罗斯的第一大投资国”,然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全然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而是拜地缘政治变化、西方整体制裁俄罗斯、导致俄西关系恶化之所赐。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即令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一大投资国,也不能导致中俄“结盟”这样一个结果。这是由于,中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投资国,甚至贸易量比中俄还大,但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和那些国家就是“盟友关系”,所以,普京这番话另有原因。
在《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里,我们能寻找到一些印证材料。
《公报》洋洋洒洒六千言,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在第七大条里,它写道,“双方一致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维护两国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方强调,必须尊重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政治制度、价值观及发展道路,不干涉别国内政,不赞成进行单边制裁。”
“双方指出,应改革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以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并通过扩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来进行改革,这有利于恢复对这一体系的信任。”
“双方重申,中俄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将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内加强协调,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作。”
❷ 中国和俄罗斯会结盟吗 理由是什么
快速的经济增长,全球贸易联系和外交合作的扩大,将中国推到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在另外几个潜在的竞争国家中,例如巴西和印度,中国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与美国同等的竞争者。没有人知道具体时间,但有一天中国很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中国军力的提升使华盛顿的决策者们紧张起来。一些鹰派分析家认为北京将成为美国的下一个敌人,甚至布什政府也发出关于中国的警报。
美国军力中国不能匹敌
今天,美国在各个地区占据优势,包括东亚。美国控制着中国的外海和中国的上空;美国军队沿着中国的周边驻扎在韩国和日本;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实际上成了美国内湖的太平洋上巡逻,这种机动打击力量是北京不能匹敌的。
对中国来说,与美国匹敌,更不要说超过,是一项令人望而却步的任务。外界对中国实际军费支出的估计各不相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将2004年中国的军费支出定为62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66亿美元(中国政府公布的2004年军费支出为2071亿元人民币,比前一年增加218亿元人民币——译者注)。可以作为对比的是,该研究所估计,美国军费支出的相应数字分别是4550亿美元和510亿美元,即在2004年,美国军费的年度增量几乎相当于中国当年的全部军费。哈佛大学的德怀特·帕金斯对中国未来军费不确定的估计是,在2015年,约为1400亿至2800亿美元,即便是这个高端估计也只相当于美国今年军费开支计划的60%。
再者,中国当前正专注于国内利益。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说:中国“地面力量的加强,集中于两栖、特种及空降部队”,这基本上是用于对付台湾的。北京希望自己的海军能拥有航空母舰,但分析家认为,在2015年或2020年之前,不大可能实现这项高度复杂与昂贵的目标。
中国只有20枚液体燃料陆基导弹可以打到美国。中国在研发固体燃料火箭,然而华盛顿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由陆基导弹、潜艇发射的导弹和远程战略轰炸机三部分组成)早就能发射更远、更先进的火箭了。尽管中国进行了反卫星测试,北京在太空战方面仍远落后于美国。美国在反卫星战方面的软肋,源于它自己不寻常的优势:现在运行的地球卫星中,有一半以上为美国拥有。中国重视不对称战争,例如使用电磁脉冲打击,以此克制美国的优势。但是,这种战略并不能击败美国,虽然它阻止美国把自己的优势绝对化,这样做还需要更多的传统的手段。朱成虎将军说,他的国家“不具备与美国打一场常规战争的能力”。
北京要缩小同美国的多方面的军事差距,将花费成千上万亿美元。中国虽然在经济发展上领先,并在增强向军事投入经费的能力,但它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就是按照西方的标准,上海也是令人赞叹的城市,可是它在2006年的人均GDP只有7,000美元,中国全国的人均GDP不过1,700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则为42,000美元。即便是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中国人用来投入到国防的“余钱”也不会像美国那样多。
北京在崛起,并且已经开始要求别人把它当作重要大国来看待。然而,当一位中国政府官员问,美国是否感受到中国的威胁,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正确地回答道:“答案是不,我们未感到中国的突起是一种威胁。”华盛顿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有助于断定,中国冲上世界舞台是平顺而和平的,还是冲突而暴力的。
与美国相比,中国更有理由增强军力
中国有理由建设更强的军队,而且远比美国更具有地缘政治上的理由。2005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问:“由于没有哪个国家威胁中国,人们想知道:为什么要增加(军事)投入?”然而,同样的问题可以投向华盛顿。当前美国面临的首要威胁来自跨国恐怖组织,对付它们的最好方法是,让情报更准确,增强多边合作,增用特种部队,而不是搞新的航空母舰战斗群。类似的道理,核武器扩散问题不能凭庞大的军队来解决。更可能的有效办法是,创造性的多边外交,包括非盟国的参与,例如中国。更为传统的危险,例如用常规武器及核武器打击美国,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而中国所面对的,是不同的安全环境。美国上一次在自己边界地区进行的战争,是160年以前对墨西哥的战争。而自那时以来,中国遭到八国联军和日本的侵略;在朝鲜与美国作战;与印度及俄国发生边境冲突;有限的与越南的战争;经历过痛苦的内战,并在国民党逃往台湾之后还时而与其作战。在中国看来,未来的和平是那样的不确定,它面临着:台湾“独立”的潜在取向;更加民族主义的日本同美国结盟;可能统一的朝鲜怀有不确定的雄心;迅速崛起并武装起来的印度;同不稳定的巴基斯坦的继续联系;同俄罗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美国可能不愿看到中国扩展军力,不过它应该明白,为什么北京可能会那样做。
在东亚,美国应成为离岸平衡力量,而不是外部干涉者
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必须能够分辨,什么是美国的重大利益,什么无关紧要。也许会有一天,中国的能力足以威胁到美国的本土,或谋求在欧亚地区称霸,即便这是可能的,那也是在遥远的未来。今天的现实问题是亚洲的相对实力的变化,这对北京远比对华盛顿更为相关。分析家们预言,到本世纪中叶之初,中国将形成对美国的地区均势,这使一些美国分析家感到担心。
然而,美国在东亚几乎没有什么正当理由来冒险引发冲突和战争。控制那里的海上通道对美国来说是便利的,但对美国的盟友来说要便利得多,特别是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他们应承担起责任去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如果北京开始成为严重的地区威胁,美国的盟国和朋友,从富裕而有能力的日本到衰弱而无能力的菲律宾,有动力把自己武装和组织起来。如罗伯特·罗斯所说,“中国必须在令人畏惧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竞争,它有13个陆地邻国,包括俄罗斯,这是中国领导人不能,也没有置于度外的未来竞争对手;还有印度以及小一些但有潜力的其他国家。”
美国应该留意与警惕,但应作为一个离岸的平衡力量,而不是外部的干涉者。在一个地区对一些重要国家(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韩国)保持它的不合情理的优势,对美国安全并不是必要的。对美国来说,重要的是防止敌对的力量控制欧亚,但是在可预见的将来,包括中国在内,没有国家有能力这样做。
美国应该鼓励中国继续进入到全球社会中。尽管有着要把中国变为敌人的鼓动,但这个国家仅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公民享有了更大的个人权利和繁荣。资本主义和贸易并不能保证发展与自由,而接触比孤立更能够产生那样的结果。
华盛顿应采取系统措施来消除或缓解双边的误解与冲突。增加透明度,特别是有关中国军费支出和军事演习的情况,将是有价值的。增加安全对话与军事交流同样值得注意:例如,布什政府邀请了中国的靖志远将军访问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的战略司令部。
此外,华盛顿应避免将中国看作敌人。自负地力图组织以日本为中心的一些国家,建立反华联合体,是不大会成功的。虽然东京似乎越来越准备采取进攻性外交政策,但该地区的大部分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长期盟国澳大利亚和韩国,都更有兴趣与北京融合。硬要求那些国家在美中两国之中作选择,其结果可能不是华盛顿所要的。而且,进攻性地对抗中国,将刺激中国去试图建立对抗联盟,并更快地强化其军事力量。
北京的影响在增加,但要与美国相当,还有几十年的距离。其实,中国面临着相当多的经济、民族和社会问题的挑战,它必须要战胜这些挑战,才有可能成为超级大国。然而,如北京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所说,中国可能很快“享有位于美国和其他主要大国之间的半超级大国地位”。中国的影响还将从那里继续扩展。无论美国的愿望如何,中国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似乎是必然的。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肯尼思·利伯萨尔说,“中国人自己不想这么说,但我以为,他们内心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如果美国和中国携手使21世纪成为他们共同的世纪,21世纪就更可能是和平与繁荣的世纪。如果双方对殴,他们造成的损害就不会小;如果双方携手,他们收获的果实就不会差。对他们、亚洲以及整个世界来说,这主要取决于将来的美中关系如何。
❸ 中国和俄罗斯算盟友吗
不算,中国与俄罗斯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1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莫斯科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双方强调,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不断向前发展,进入新阶段,已成为促进两国发展、确保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可靠保障。
双方将继续保持密切高层交往,全面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合作共识,完善两国政府、立法机关、各部门、地方和民间业已建立的交往机制,创新合作渠道,充分利用高水平的政治关系带来的有利机遇,推动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实际成果,促进两国的发展与振兴。
(3)中国和俄罗斯什么情况下会结盟扩展阅读:
中国,是一个不结盟的国家。
多少年来,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提倡并推崇国家之间的交往奉行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基本理念,极力区别于强大的苏联所领导下的华约组织占主导地位所奉行共产主义理论下意识形态的战略联盟。这是先辈们的建国国策之一,是中华民族在危险时刻得以游离于接近并走向战争的边缘,逐步发扬几千年的民族文明,以和平姿态推崇和谐理念的基本条件之一。
❹ 在什么情况下中俄会军事结盟
中国一直奉行的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但是现在的对外局势对中国越来越不利,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其实也是包含军事一部分,中国在对外上需要铁杆的军事联盟关系的需求越来越紧急了,相信国家放弃不结盟正常的时机就要到来了,到时候,俄罗斯,巴基斯坦,古巴,和非洲一些国家等都有可能有结盟,其中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要说在什么情况下中俄会军事结盟? 个人认为这得看美日等外界逼紧的形势,和中俄双方的努力。
望采纳,有疑惑欢迎追问,一定热情解答。拒绝拷贝复制··
❺ 国际形势中中国和俄罗斯有可能结盟吗
若国际形势允许,短期内可能,长期上是不可能的。两国根本国情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只有在类似朝鲜战争期间那种情况下有可能结盟,但可能是比较松散的组织,不会象二战期间的战争同盟。
❻ 中国跟俄罗斯算是结成同盟了吗这可以
没有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没有缔结“一国遭受军事进攻另一国无条件进行援助或进入战争状态”的强制战争条款,就不算结盟——哪怕口头上说的再好听,什么战略什么伙伴,都是摆姿势而已,都是些“友好合作”关系,没有硬性法律地位,要解除翻脸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盟国,那就是朝鲜,当年签订的条约现在有效,有军事同盟条款。
因为这个条约的存在,所以别的国家千方百计抵赖自己没有开发核武器,美国就是揪着不放时刻威胁打击,而朝鲜都要跳到美国脸上了说我有核武我有核武美国都不愿意搭理他~~~~
也正是美日安保条约的存在,我们现在拿小鬼子没有什么好的强硬办法~~~~我们主动干台湾,美国不一定会动,但是干小鬼子,美国铁定会动——同盟条约高于国内法的
❼ 中国为什么要和俄罗斯结盟
中俄都是世界大国,公开结盟会引起美国的不快,导致世界格局回到冷战时代。再者,俄罗斯一向都是以自己国家利益为重,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两国所面临的问题相同,有共同利益,一旦形势有变,北极熊就会撒丫子。
❽ 如果中俄结盟意味着什么
中俄不太可能结盟,只会成为战略伙伴关系
首先,中俄联盟会与西方发生重大对峙,而中国和俄罗斯都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这种对抗的长期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中国而言,其与美国之间至关重要的经济关系会受到打击,还将面临大规模的资本外溢、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减少的问题,对行业发展而言必不可少的技术进口也会遭到禁止。这些后果会减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进而破坏中国的政治及社会稳定。与美国的冲突也会促使华盛顿试图在亚洲平衡甚至遏制北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加强其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并与中国的对手在南海及东海领土争端问题上结盟。最有可能的是,美国还将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并支持中国内部的不同意见者。
对俄罗斯来说,其为对西冲突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但仍然不可忽视。俄罗斯经济已经严重受到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如果西方国家强化对俄罗斯进入西方金融市场的限制,并禁止对俄转让俄罗斯能源部门所需技术。对于莫斯科财政而言更加糟糕的是,欧洲可能发起共同努力,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排挤“南流”(South Stream)天然气管道等俄罗斯能源项目。与西方对抗的其他后果包括促使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莫斯科非常担心这一点。与华盛顿之间的武器竞赛会让俄罗斯付出毁灭性代价。简而言之,中俄联盟的成本将会很高,除非绝对有必要,否则莫斯科和北京都不会愿意承担这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