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世界公认,为何其连像样的汽车都制造不出来呢
一方面是由于冷战给俄罗斯带来的巨大的伤害,在冷战结束之后,他们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经济建设当中去了,对于汽车这类的工业发展相对来说就比较薄弱了。而另一方面俄罗斯的民众民风彪悍,本身也比较喜欢那些外表强悍缺乏驾乘体验感的军用越野车,这也导致他们很难制造出适合普通民众驾驶的舒适轿车。技术的匮乏,加上整个汽车市场的导向,使得他们在汽车制造这一块确实有所欠缺。
在俄罗斯当地居民也比较愿意驾驶,像越野型汽车和一些履带型的车辆,这些车也比较适合在俄罗斯普遍多雪的天气环境下使用。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受到了冷战时期巨大的影响,而俄罗斯现在也正在进一步的发展当中,相信未来必然会在汽车制造行业有所突破。
Ⅱ 俄罗斯的工业那么先进,为什么造出来的汽车比不上欧美国家的汽车
俄罗斯的工业虽然很发达,但是他并不是在汽车方面做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在那那个方面没有很大的作为。
Ⅲ 俄罗斯工业发达,为什么很少听说俄罗斯的汽车品牌
苏联其实并不是重工业厉害,准确的来说军事重工业厉害,其它重工业什么矿产,冶金这类不需要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也还行,只需要卖力生产,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的技术都不太行。国有企业嘛,大家看看自己家的不就知道了,这里面我们看出一个什么问题?那就是这三个全是法西斯的战败国,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战败国在战后都受到了严格的武器开发方面的限制,于是人才都流向了制造业,而没有在武器研发领域。再加上战败国物质匮乏又急需复苏经济,
汽车只要能正常使用就行,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工业产品不需要出口创汇,汽车不是军事装备,不能用来打仗,所以不用优先发展。另外苏联国力有限,发展汽车,国民都热衷享受豪车,对振奋国民精神没有好处。所以,把钱用在刀刃上是对的。俄罗斯🇷🇺自前苏联解体后,成为十五个加盟共国之一。从国防工业,到民营工业,前苏地源经济布局影响,在前苏联时期汽车品牌象莫斯科人,拉达,伏尔加,等总的来说国民经济的低速发展制约了名品牌浮出。
Ⅳ 苏联的车为什么那么好
苏联的车之所以好,因为他是军用车,军用车的质量都是非常好的,他不需要很好的驾驶体验,但是它一定非常耐用,而且军用车的检验标准就是耐用。
Ⅳ 为什么俄罗斯的车一直走不进中国市场
1,俄罗斯的汽车品牌少。和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的汽车品牌很少,主要就是拉达和伏尔加等。但是相比之下,日系车就有很多品牌,日产,丰田,本田,东风等等。虽然说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大,到那时人口数量很少,所以他们对车子的需求量也不大。俄罗斯的重点发展方向并不是汽车,而是军工方面。
3,商业环境虽然说中国国内各个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但是俄罗斯的车商就很淡定,他们之间的竞争毕竟不是很强。所以到现在 依然只有几个汽车品牌。在没有内部竞争的情况下,俄罗斯的汽车行业也是很难发展的。
Ⅵ 苏联的汽车业是怎么样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大幅下滑,群众购买力急剧下降,汽车工业陷入困境,跌入低谷。可是最近几年,俄罗斯汽车工业重新崛起,发展迅速,已引起各国汽车业的广泛关注。 有关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共生产汽车62.2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8%,小轿车产量为51.07万辆,同比增长2.8%。俄罗斯近三年轿车年产量均超过100万辆,已突破苏联解体前全苏联轿车总产量。俄罗斯每千名居民的轿车拥有量,已从1990年的46辆增加到2001年的138辆。今年俄罗斯雄心勃勃地制定了2002年至2010年汽车工业发展纲要,计划到2010年,俄每年轿车产量将从2001年的102万辆增加到220万辆;全国轿车拥有量将达到3000万至3500万辆,每年轿车销售量将达到250万辆。 俄罗斯汽车工业为何能从低谷中崛起,重新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固然与俄罗斯经济逐渐复苏有关,但其汽车业采取的恢复发展方针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坚持自主开发与国外引进相结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汽车业同前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不同,没有把工厂卖给外国,而是认定自主开发的道路。开发新产品没有资金从国外购买原料设备,他们就充分利用存量资产和本国设备,组建新车生产线,抓紧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从1996年至2001年,各汽车厂先后完成产品换代,推出了大量系列产品。拉达110、111、112和伏尔加3105、3106等新车型都是俄罗斯自行开发的。他们以自主研制为主,同时也注意引进产品技术,进行联合开发,特别是对于尚未掌握的技术,走引进-消化-创新的道路。对于那些用量大、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途,但暂时又没有能力开发的产品,就通过购买技术(产品许可证)的办法,进行制造,而后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造开发自己的产品。例如,拉达110GTi跑车系列最初装配的是不同压缩比的欧宝X20XEV型电喷发动机,但没过三年,就开发出了等效替代品。 二是坚持开发新产品与改造老产品相结合。俄罗斯汽车业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不忘抓紧老产品的改造。以拉达厂为例,自1996年以来,共有17种新车投放市场,而老车型也没有停产,他们把许多用于新车的技术、设备和装置也用到老车上,从而使老车的性能、质量有所提高。例如老款拉达诺瓦、撒马拉轿车等,经过改造后,性能、外观都有较大的改进,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受到消费者欢迎。由于俄罗斯汽车业采取新老车型并存的市场方针,全方位开发改良款汽车,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低价销售的策略,欧、美、日的轿车因此很难大量挤入俄罗斯市场。 三是坚持巩固国内市场和拓展国外市场相结合。俄罗斯汽车虽然做工较为粗糙,性能、外观也无法与美、欧、日的汽车相比,但这些汽车结实耐用、价格低廉,更适合俄罗斯国内恶劣的道路条件和严酷的气候条件,受到经济并不宽裕的国内消费者的青睐。俄罗斯汽车生产商扬长避短,将生产销售重点放在国内。在基本守住国内市场的前提下,他们也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对于在欧洲举行的汽车展,俄罗斯汽车商几乎每次都派团参加。俄罗斯索克集团每年向国外出口4万多辆汽车,分别销往德国、奥地利、南斯拉夫、伊拉克及许多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今年前两个月,俄罗斯出口轻便汽车1.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2500辆。近年来,俄罗斯汽车业还在国外市场投资设厂。俄罗斯乌利杨诺夫斯基汽车制造厂在委内瑞拉巴尔基西梅托市设立的汽车组装厂已于日前正式投产,该厂还将在意大利组装俄罗斯的新型越野吉普车;俄罗斯索克集团近日也宣布将同中国企业组建合资汽车制造厂,至少投资2亿美元,生产售价约8万元人民币的家庭用车。 俄罗斯汽车业虽然发展较快,前景看好,但也面临诸如技术落后、资金短缺、二手车冲击等许多困难。俄罗斯汽车业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保持住良好的发展势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俄罗斯汽车业的复苏和发展已经引起各国汽车业的关注。我国汽车业也应予以重视。首先,俄罗斯汽车业在苏联解体后,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振兴汽车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我业者研究和借鉴。其次,需要看到目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已趋成熟,美国通用和福特、德国大众、法国雷诺汽车公司都在俄罗斯投资设厂,这将导致俄罗斯汽车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业者应密切关注。再次,当前俄罗斯汽车产量虽然有所提高,但只能满足国内小汽车需求量的70%至75%,满足载重汽车和大轿车需求量的85%至90%。俄罗斯每年汽车需求量为140万辆,国内汽车业年产能为100万辆,因此俄罗斯每年仍需进口40万辆外国车。在俄罗斯汽车业看好、进军我国市场的同时,我国汽车业者也需深入研究俄市场走向,发挥我国生产汽车优势,加快对俄汽车出口和销售,扩大在俄汽车市场的份额。
Ⅶ 俄罗斯为什么生产不出世界有名的汽车
说到俄罗斯为什么生产不出世界有名的汽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和前苏联都是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然后其他方面关于民用类的发展却较少。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厉害的,俄罗斯在军事方面实力是受到国际重视的。从而导致了或容易忽略了轻工业方面的发展。其他的产业略为缓慢。这也是俄罗斯不能产出世界有名汽车的重要原因。
第四,缺乏宣传力度和产业发展。我们知道一个行业的兴起总是避免不了产业的发展。如果都没有这方面发展的意识,再怎么想都是白干。知名的世界汽车,肯定避免不了各种宣传和推广,各种广告的植入。让我们大家有想去了解他的机会。
以上就是俄罗斯为什么不能参出世界有名汽车的原因了。
Ⅷ 俄罗斯军事科技那么强,为什么造车却不行
俄罗斯军事实力那么强,俄罗斯造的车你们见过几辆,懂车的可能知道拉达,伏尔加,对车不了解的朋友是不是心中更多问号了。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也出了很多比较牛逼的车型,比如伏尔加,拉达,莫斯科牌汽车等,其中伏尔加在前苏联时期曾经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当做公务车,其政治地位之高不言而喻。那时,伏尔加汽车被誉为“苏联汽车工业的骄傲”和“社会主义的高级汽车”,出口到75个国家,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同。而拉达诞生于1966年,仿制了意大利菲亚特124的产品,1970年4月下线,之后的14年中产销量达到1400万辆,成为前苏联的国民车。
高端车市场被德系奔驰宝马奥迪霸占,中低端又有日系韩系占领,性价比颇高的中国军团,像奇瑞、吉利、力帆等车企,也在深耕这个市场。如此一来,主打高端的伏尔加早已颓势,中低端的拉达只能苦苦力撑,但也挡不住下跌趋势。国内卖不动,出口没人买,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