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电力主要来源
俄罗斯电力主要来源是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公司,而且也是世界第4大电网系统公司,负责了整个国家电网的运行和发展。
该公司控制了全俄罗斯大部分的发电站和输电干线,一共有员工40多万人。公司旗下的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由大区联合电网组成,采用了分级调度结构,分为中央调度局、联合电网调度所和地区电网调度所三级。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个电力市场:趸售市场和零售市场。出售趸售电能的市场主体是火电厂、水电厂和功率过剩的地区电业局。
电力输送
B. 俄罗斯国家能源及资源战略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能源出口已成为俄罗斯经济复兴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源泉,也是俄罗斯作为重振大国地位、“复兴国家”的重要武器和工具。从近年来俄罗斯能源地缘战略走势来看,主要有以下特征:①从政治关系出发,调整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政策;②“重回欧洲”大国目标出发,以“能源杠杆”制衡欧盟;③从国家经济利益出发,与欧佩克国家竞争多于合作;④从油气出口多元化出发,调整能源出口结构,向亚太国家倾斜;⑤以能源合作调剂与美国的关系。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俄双方都很重要。为此中方应做到:①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和能源投资环境的综合考察和研究;②认真研究俄罗斯国情,充分认识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多民族大国的复杂性;③充分发挥中俄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动能源经济合作;④严格按照国际法规和国际通行原则,规范中俄能源合作的行为。
《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对外能源政策的目标如下:
巩固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国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出口能力,提升其产品及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能源领域对外经济活动方面推行非歧视制度,包括允许俄罗斯能源公司进入国外能源市场、金融市场,获取先进的能源技术等;
在合理的规模和互利的条件下,吸引外国投资进入俄罗斯能源领域。
为实现这些目标,该领域的政策规定:
通过对外经济活动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同时评估出口、进口和过境运输政策的相关后果,以及俄罗斯公司参与世界能源和资本市场的情况;
鼓励商品出口结构多样化,增加更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比重;
开拓能源销售市场,并在确保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扩大俄罗斯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的地理范围;
支持积极引进外资的项目;
在能源领域开展新形式的国际合作,包括科技方面的合作;
在能源领域外贸调控方面,建立国家政策的协调机制。
巩固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助于在今后20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燃料动力综合体的出口能力,并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作出贡献,同时可使俄罗斯继续担当欧洲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而可靠的伙伴。
2020年前,俄罗斯将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者参与保障国际能源安全,这将是国际能源领域一个新的因素。
在欧洲和亚洲的毗邻地区建立统一的能源和能源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国际能源运输体系,保障能源过境运输免遭不平等待遇等,都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
为此,国家将鼓励俄罗斯的股份公司制定并实施大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和电力国际运输项目,并且既在西方,也在东方实施此类项目。
鉴于俄罗斯独特的地理和地缘政治位置,能源过境运输问题对其而言意义特殊。俄罗斯完全有条件,使能源过境运输既确保自身的能源供应,又保障能源的有效出口,同时靠发挥过境运输职能获得收入。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是向独联体国家出口能源的主要国家。今后几年内,能源出口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俄罗斯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关键因素。根据上述对外能源政策,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国际活动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出口能源;
在其他国家勘探和开发能源;
加强在其他国家国内能源市场的存在,共同拥有这些国家的能源销售网和能源基础设施;
吸引外国对俄罗斯能源生产、运输和企业改造的投资;
组织与邻国电力联网的同步工作;
能源的过境运输。
俄罗斯仍将是世界市场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希望能够将中亚独联体国家的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长期作为自己的能源平衡中的一部分。这不仅可以节约俄罗斯北方的天然气资源,不必加快投资进行开发,而且还可以减轻市场压力,这一市场对于俄罗斯具有战略意义。国家公司参与扩大独联体国家的能源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俄罗斯石油年出口量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石油价格的变化和一系列国际项目的实施情况等等,可在1.4亿和3.1亿吨范围内变动。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目前俄罗斯天然气主要销往西欧。然而,亚太地区各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促使天然气开采部门的兴趣转向东方。到2020年,俄罗斯天然气的年出口量将增加到2350亿~2450亿立方米,而2002年为1850亿立方米。
在亚太地区和南亚的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将是中国、韩国、日本、印度,这是有前途的天然气、石油、电力、核技术和核燃料系列产品市场。亚太地区国家在俄罗斯石油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将上升至2020年的30%,天然气将上升至15%。
将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项目和纲要,包括:
修订按产品分成协议条件开发矿物资源产地的纲要;
制定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油气资源和组织向亚太地区市场出口的纲要;
制定在俄罗斯联邦发展输油干线管道系统的纲要;
制定由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独立天然气生产企业参与的天然气统一供应系统改造和发展纲要;
制定发展天然气加工业和天然气化工业以及扶持液化气生产和分配的纲要;
制定发展国产动力机械和矿山机械产品的措施。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要求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的石油开采到2020年最好能达到8000万吨,适中方案为5000万吨,而最低方案将不超过3000万吨。到2010年萨哈林大陆架石油开采将达到2500万至2600万吨,这一水平将平稳地保持到2020年,最低石油开采水平也要达到1600万吨。
对俄罗斯联邦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输油系统发展作出以下规定:
东西伯利亚方向:保障在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形成新的石油开采中心,包括建设“尤鲁布琴—托霍莫油田—阿钦斯克—安加尔斯克”石油管道和“塔拉坎油田和上琼油田—安加尔斯克”石油管道。俄罗斯要进入亚太能源市场,就必须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后调整为泰纳线)石油管道(年输油能力为5000万吨)及其通往中国大庆的分支管道(年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
远东方向:建立从萨哈林大陆架进入亚太市场和南亚的油气管道,“萨哈林-1号”项目包括铺设年输油能力为1250万吨石油的管道,它从海上经过鞑靼海峡抵达德卡斯特里油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萨哈林-2号”项目的一期工程需要建设两条长800千米的陆地管道,以便将石油和天然气从萨哈林岛北部输送到南部。为实现远东方向的管道建设计划,还需要建设新油港和扩大现有油港。
俄罗斯联邦政府将根据现有输油负荷程度的需要决定石油和石油制品运输的具体发展方向。
为了减少油气过境国的收费政策对俄罗斯的制约,开拓新的和发展现有的出口方向,为了使独联体国家的石油更多地从俄罗斯过境,为了减少俄罗斯公司的运输成本,国家应当支持那些以出口为目的绕过过境国的管道建设项目。
天然气开采方面的任务:
东西伯利亚将成为2010~2020年这10年间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区。由于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塔凝析气田、萨哈共和国(雅库特)的恰亚金凝析油气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凝析油气田,以及萨哈林大陆架油气田的开发,东西伯利亚及其与远东毗邻地区的天然气开采将得到发展。
这一地区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出发点是:
优先满足俄罗斯消费者对天然气的需求,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最好的条件;
发展和优化国家东部的天然气工业,以提高天然气开采和天然气运输计划的经济效益;
通过在俄罗斯东部扩大天然气统一供应系统,提高国家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
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到2010年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天然气年开采量可以增加到5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增加到1100亿立方米。在中等和最糟的情况下,俄罗斯东部天然气的开采将比较少:到2010年大概为250亿~300亿立方米,到2020年为550亿~950亿立方米。
为了保障运输和向消费者提供天然气,需要大大发展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输气管道系统,将其与俄罗斯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联网。
天然气国内市场的形成将是一个平稳的和渐进的过程,根据俄罗斯立法,这个市场的建立要经历几个阶段。在此特别规定以下几点:
逐步提高国内市场天然气的价格,向按市场价格销售天然气过渡,以便保障天然气市场各主要主体自负盈亏;
支持天然气独立生产者的形成和发展;
创造条件使市场所有参与者都能平等使用天然气干线管道系统;
维护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这个统一的技术体系,通过铺设和连接各种所有制的新管道使其得到发展。
根据预测,对能源的内外需求都将增长,为满足这种需求,必须发展能源业,这决定着到2020年的大致投资需求水平:
对天然气工业的投资将达到1700亿~2000亿美元(包括实施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天然气资源计划的350亿美元)。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天然气独立生产者的投资是资金的主要来源。
对石油领域的投资约2300亿~2400亿美元,主要是石油公司的自有资金和投资者的资金。
责成俄罗斯能源部、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俄罗斯自然资源部、俄罗斯原子能部、俄罗斯工业和科学部、俄罗斯反垄断部,根据目前讨论结果,在一个月内修订能源战略,并按规定程序将有关批准这个战略的相关决议草案提交俄罗斯联邦政府。
根据《矿产资源法》的修订,俄政府可将储量7000万吨以上的陆上油田、储量5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田、储量50吨以上的金矿、50万吨的铜矿,以及位于大陆架上的所有矿区依法认定为联邦级矿产资源。如果在地质研究过程中发现矿区并确认符合联邦矿产资源的标准,即使外商或有外资参股的俄罗斯法人企业拥有地质研究、勘探和开采的综合许可证,俄罗斯联邦政府仍可拒绝将该矿区提供给该外商用于勘探和开采。根据该修订,只有在俄罗斯境内成立的法人企业才能参与某些联邦矿产资源开采权的招标和拍卖,如果参与此类招标或拍卖企业存在外资参股,俄政府还有权制定其他限制条件。
2009年11月26日,俄罗斯能源战略评估发布信息,2009~2030年俄罗斯将向石油领域投资6090亿~6250亿美元。
俄能源战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13~2015年,向石油综合体投资估计在1620亿~1650亿美元,包括1110亿美元用于开采和勘探,开采量可达4.86亿~4.95亿吨;第2阶段为2020~2022年,将投入1340亿~1390亿美元,开采量达到5.05亿~5.25亿吨;第3阶段到2030年前,将投入3130亿~3210亿美元,开采量到2030年将比现在增长10%,增至5.3亿~5.33亿吨。
石油综合体战略任务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利用石油伴生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俄能源战略规定,到第1阶段末期即2015年石油伴生气的利用率将达到95%。
C. 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
9.俄罗斯自然资源概况
俄罗斯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据俄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2004年出版的《俄罗斯:复兴之路》报告称,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作为世界资源大国,俄罗斯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这已经是影响俄内外政策走向的基本要素之一。从类别看,俄罗斯各种资源储量几乎都位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其他国家非常短缺的矿物、森林、土地、水等资源方面,俄罗斯的优势明显。
第一,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测算,从探明储量来看,俄罗斯各类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都相当高,石油为35年,天然气为81年,煤为60~180年,铁矿石为42年,铜、镍、钼为40年,钨为37年,锌为18年,铅为15年,黄金为37年,磷酸盐为52年,钾盐为112年。
第二,俄罗斯森林覆盖率约为50%,拥有世界1/5的木材储量。俄罗斯森林资源储量已经超过了整个北美的森林资源。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木材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第三,俄罗斯农业用地2.1亿公顷,其中耕地1.25亿公顷,人均耕地为0.85公顷;而全世界耕地面积不过14.57亿公顷,人均只有0.32公顷。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土地非常肥沃,正如俄罗斯土壤学奠基人多库恰耶夫指出的那样,黑土地带是俄罗斯的主要财富,俄罗斯的黑土地曾丢失了20%~50%的腐殖质,但仍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第四,俄罗斯有丰富的水资源,仅贝加尔湖就容纳了占全球地表淡水总量的1/5。俄罗斯拥有500多条通航河流,总长度为30万千米,实际通航里程为8万千米。如果俄罗斯的全部水力资源被利用,每年可发电2万亿千瓦时。
俄罗斯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资源异常丰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别具特点。这些对俄罗斯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其地势是西低东高,大致形成三大地貌单元。
其西部分布有东欧平原一部分(又称俄罗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其平原面积约占全俄面积的1/2;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为中西伯利亚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4,中西部的乌拉尔山、东部山带和斜交山带等组成的山地面积约占全俄面积的1/4。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属于温带和寒带气候。气温从北向南逐渐升高,东北高原、山地气温最低,年温差较大,是气候条件最严酷的地区。
由于受西风带、大西洋暖湿气团的影响以及西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外加东部山地的屏障作用,太平洋的水汽难以进入,导致俄罗斯的降水量的分布大致由西向东和由森林带向南北两侧呈递减的趋势。太平洋沿岸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较大。俄罗斯有数条长度超过2000千米的河流,其中几条被列为世界长河的均分布在国土的东部地区,如叶尼塞河、勒拿河等。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东部地区的河流多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向东注入大洋;欧洲地区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丘陵地带,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由于俄罗斯地域辽阔,地势大部平坦,而且不少地区开发较晚,因此依纬度而变化的水平地带性特点十分明显。俄罗斯邦斯从高纬向低纬分布有极地荒漠带、苔原带、森林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等自然景观带(或自然地带),在山地则按高度变化形成垂直分布的景观特征。
俄罗斯联邦的自然条件及其地域组合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带为其各具特点的农业地带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物质基础。广阔的森林带(森林覆盖面积占全俄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用地面积占全俄的土地面积10%左右)为俄罗斯的森林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场所。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居世界前列。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为俄罗斯经济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但是,俄罗斯的自然条件也有许多明显的不利因素,给农业生产以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带来许多困难。其主要问题是:水热之间的矛盾突出,农业综合自然条件较差和东北部自然条件严酷。热量资源与水资源分布的不一致以及水热之间矛盾尖锐,是俄罗斯自然条件地域组合中的突出问题。热量资源从北向南渐次增加,而地表径流则大致从北向南逐渐减少。同时,多数河流由南向北流,使80%的径流量注入北方诸海。全俄每年大气降水量约有7000立方千米,其中有一半被蒸发和渗漏,年径流量尚有3000多立方千米,相当于世界年径流量的6%,居世界前列,完全可以保障俄罗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并且绰绰有余。然而,由于水热分布的不平衡,致使南部的森林草原地区降水量少,且极不稳定,蒸发量又很大,呈半干旱甚至干旱状态,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的需要;而广阔的北部地区,气温低,降水较多,蒸发小,河流众多,水分过剩。
总之,中南部缺水同北部的水分过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尤其是南方农业地区的周期性干旱,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是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的直接原因之一。如何解决南旱北涝是目前俄罗斯国土整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根本措施是实行北水南调,人为地重新分配地表径流。如已修筑了额尔齐斯—卡拉干达运河,其他跨地域、跨流域的调水方案也正在计划与实施中。同时,以解决水分过剩为主要内容的俄罗斯非黑土地带的开发计划也正在积极准备付诸实施。俄罗斯联邦虽然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就农业综合自然条件全面分析,俄罗斯远不如同纬度的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不如西欧诸国。就热量、水分等气候条件综合分析,俄罗斯联邦的农业土地的生物潜力可能性比美国低60%,比法国低55%,比德国和英国分别低40%和35%。俄罗斯联邦广阔的东部地域,永久冻土带广布,自然条件严酷,不仅严重影响种植业发展,同时,对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人口移入,都带来许多困难。
俄罗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在俄罗斯已发现和探明大约2万多处矿产地(包括燃料资源)。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高于其他国家,多数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金刚石和锑矿、锡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铝矿储量居第二位、金矿储量居第四位,钾盐储量占世界的31%、钴矿储量占21%;其他一些矿产储量也占世界相当大份额。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保障俄罗斯国内需求并实现对外出口的坚实基础。
10.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在能源当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能源。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各国政治、军事及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俄罗斯依靠雄厚的能源储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俄罗斯国土面积1709.82万平方千米,广阔的国土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油气前景的陆地和海域面积约129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架和海域面积为560万平方千米。俄罗斯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总资源量分别为353.5亿吨、8.4亿吨和98.74万亿立方米。截至2006年12月31日,俄罗斯石油探明储量为10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6%,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7.6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26.3%。2008年俄罗斯新探明石油储量达5亿吨,天然气储量达6500亿立方米。俄罗斯已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11.俄罗斯的五大油气区
(1)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西西伯利亚油气区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十分丰富,1988年最高产量达4.1亿吨,该区共发现300多个油气田。已开发的油田主要集中在鄂毕河中游地带的下瓦尔托夫斯克、苏尔古特油田区和萨伊姆油区;
(2)欧洲的伏尔加乌拉尔大油气区。该油气区位于俄罗斯西部,面积约78万平方千米,1970年最高产量达到2亿吨。该区共发现900多个油气田。其石油产量仅次西西伯利亚,位居第二;
(3)蒂曼伯朝拉盆地。该盆地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东北部,它是俄罗斯继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之后的重要油气产区和远景区,共发现油气田70多个;
(4)东西伯利亚大油气区。该油气区位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预测石油储量为115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4万亿立方米,目前只探明很小一部分,是继西西伯利亚大油气区之后将要开发的另一大油气区。已发现几十个油气田,成为俄罗斯重要的油气产能接替地区;
(5)俄罗斯周边海域大陆架含油气远景。俄罗斯周边海域面积62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架面积45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大陆架面积的13%。据地质学家预测上述大陆架面积中的80%,即360万平方千米为含油气远景区。俄罗斯周边海域油气潜在可采资源量可达900亿~1000亿吨(折合成原油),比北海油气储量大6倍。石油和气比例中天然气的预测资源量又占有绝对优势,石油占的比重不超过15%~20%。根据俄政府制定的计划,到2020年俄在大陆架探明的油气储量有望分别达到130亿吨和20万亿立方米。俄罗斯油气资源虽然丰富,但从地理分布上来说不十分合理,绝大部分储量集中在西伯利亚,远离国内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消费中心,并且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储量开发利用程度低,仅为3%和9%,而在石油天然气消费水平高的地区,储量开发利用程度已超过50%,发现新油气田的几率大大降低。
12.西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
俄罗斯的石油主要蕴藏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其石油储量占全俄罗斯的2/3,石油预测储量集中在鄂毕河中游地带,这里分布着下瓦尔托夫斯克、苏尔古特和萨伊姆三大油区。
下瓦尔托夫斯克油区包括萨莫特洛尔、麦吉昂、瓦金、洛科索沃、阿甘、萨莫伊洛夫卡、别洛泽尔斯克和索斯宁斯克油田。其中萨莫特洛尔油田是西伯利亚,也是俄罗斯最大的油田。该油田发现于1965年,面积为180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高达60亿吨,可采储量约26亿吨;油田共分5个油层,厚度达78.5米;原油含硫量为0.75%~0.85%,含蜡量为1.45%~4.42%;油井深度为1685~2230米,1969年投产。瓦金油田发现于1963年,可采储量为5000万吨;油田共分8个油层,厚度达18~34米,油井深度为1690~2450米,于1965年投产。阿甘油田发现于1965年,油田共分3个油层,油井深度为2184~2280米,1973年投产。斯拉夫石油生产公司在麦吉昂有麦吉昂石油天然气公司和麦吉昂石油天然气地质公司。在苏尔古特油区分布着乌斯季巴雷克、西苏尔古特、良托尔斯克、贝斯特拉亚油田,其中乌斯季巴雷克油田发现于1961年,探明储量为6.8亿吨;油田面积142平方千米,共分14个油层,厚度为28.7米;原油含硫量为1.33%~1.51%,含蜡量为3.3%~3.6%;油田深度为2000~2020米,1964年投产。西苏尔古特油田发现于1962年,可采储量为3.18亿吨;油井深度为2000~2330米,共分6个油层;原油含硫量为1.53%~1.82%,含蜡量为3%~3.2%,1968年投产。萨伊姆油区是西西伯利亚开发最早的油田,有特廖赫澳泽尔诺耶油田、乌宾斯克油田和莫尔季米亚捷捷列夫油田。
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储量大,西西伯利亚天然气潜在储量占全俄的60%,A+B+C1天然气储量占全俄的70%。天然气主要蕴藏在西西伯利亚北部约62万平方千米区域内。这里分布着乌连戈伊、扬堡、梅德韦日耶、塔佐夫斯基、克鲁津什捷尔诺夫斯克等气田。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质量好。天然气中甲烷含量超过97%,而且含硫量小。天然气的开采成本也是国内最低的。这里每开采1000立方米天然气费用比高加索地区低44%,比乌拉尔伏尔加地区低34%。秋明州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是西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主要产区。俄罗斯最着名的乌连戈伊、扬堡和梅德韦日耶等气田都位于该自治区境内。
13.东西伯利亚的油气田
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蕴藏在西伯利亚地台南部。西伯利亚地台的石油储量为13.3亿吨,天然气储量A+B+C1+C2为3.64万亿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气探明程度只有11%和8.3%,潜在储量分别为118.3亿吨和43.79万亿立方米。
西伯利亚地台的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尤鲁布切诺托霍姆斯克、索宾斯克和伊尔库茨克州的维尔赫涅琼斯克、科维克金以及萨哈共和国的塔拉甘斯克、恰扬金斯克、中博图奥宾斯克、中维柳伊斯克、中琼格斯克等油气田。
目前,俄罗斯资源开发的重点已转移到了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正在成为俄罗斯今后能源开发的希望所在。据2005年第24期《专家》杂志披露,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储量高达175亿吨,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长特鲁特涅夫要求加快东西伯利亚油区勘探步伐,制定新的勘探和开发招标计划,开辟新的油源。俄罗斯地矿资源署署长表示,2005年已颁发40余个东西伯利亚油气项目许可,年内拟就另30个项目在进行许可权拍卖。但是,东西伯利亚油田的开发条件十分恶劣,亟须大量的技术与资金投入。俄罗斯石油公司在2003年估算,东西伯利亚油田将于2005年到达资本投入的高峰期。即使不考虑管道运输的成本,仅开采方面就需40亿美元投入。俄罗斯石油公司对开发程度较低的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表现出浓厚兴趣。2003年俄罗斯石油公司购买了英国-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后者拥有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万科尔油田开发许可证。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将不仅完全可以满足本地区石油和天然气需求,而且每年可大量出口。
14.远东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远东地区面积620万平方千米,占俄罗斯联邦国土面积的36.4%。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俄罗斯的比重占35%,仅次于占40%的西伯利亚地区,大大高于位居第三的乌拉尔地区(占25%)。俄罗斯远东所有行政区都拥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含油气的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25%。从宏观上来说,主要分为3个大油气区:东部领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萨哈林州东北领海)大陆架油气区,北极领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克奇海)大陆架油气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大型油气区。这3个主要油气分布区的各种碳氢化合物的潜在储量分别为197亿吨,占全区预测总储量的41%,176亿吨,占全区预测总储量的38%;100亿吨,占全区预测总储量的21%。也就是整个远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等碳氢化合物的潜在总储量高达473亿吨。
萨哈林州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石油产地,约有62个油气田,大多是中小型油气田,20世纪末,萨哈林州陆地和领海大陆架已探明石油储量3.88亿吨,天然气8770亿立方米,其中80%分布在该州东北海洋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远景储量分别为9.97亿吨和4.157万亿立方米。萨哈林油气田的地质特点是油气层多,构造比较复杂。萨哈林原油的含硫量为0.2%~0.3%,芳香烃比重大,属优质油。但其他成分各不相同,不仅各油田的差异很大,甚至同一个油田内,其深度不同,也各有差异。有些油田的胶质含量不高,如捏克拉索夫卡油田为1.61%,帕罗迈油田为2.7%。有些油田树脂含量很高,如奥哈油田竟达17.2%。萨哈林气区的天然气大都属于重烃少的甲烷系,普遍不含硫化氢,含氮量也少,氩和氦的含量较多。天然气的质量在全俄是最好的。
远东地区陆地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勒拿通古斯流域、哈坦加维柳伊流域、萨哈林州北部、阿穆尔河中下游、阿纳得尔河流域、堪察加北部和乌苏里斯山地等。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是远东地区油气资源最富集的陆地地区。据2001年俄方公布的资料,萨哈共和国西南部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已探明的可供工业开发的天然气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预测储量高达16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29.16亿吨,凝析气储量3.88亿立方米。萨哈共和国的天然气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质量也是最好的,有工业浓缩液,有乙烷,丙烷和丁烷馏分,不含有害杂质,有利于发展高效能的天然气加工业。
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境内的塔拉干油气田(石油储量1.24亿吨,天然气储量470亿立方米)的开采权掌握在俄罗斯第四大石油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手里。塔拉干油气田是东西伯利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油田之一,油气储量估计超过3.5亿吨,占俄石油开采量的13%。而塔拉干产出的原油正是俄罗斯计划供应远东原油管道第一阶段工程的。公司计划修建塔拉干上琼斯克耶乌斯季库特石油管道,管道建设起于塔拉干油田,连接上琼斯克耶油气田(石油储量2亿多吨),终点站为乌斯季库特市勒拿输油站,全长500千米,造价10亿卢布(约合3486万美元),年运输能力260万吨。初步计划建设13个输油站,在勒拿站使用铁路油罐车,纳入俄石油运输公司的管道干线系统。公司总经理博格丹诺夫此前宣布,塔拉干上琼斯克耶乌斯季库特石油管道项目建设工作将于2005年内准备完毕,2006年开工,2008年完成,3年后纳入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干线系统,与泰舍特纳霍德卡管道连接。
远东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开展得很不均衡,重点在萨哈共和国和萨哈林州。迄今为止共钻出普查井和勘探井2500个,其中90%在萨哈林州,另外马加丹州境内100个,楚科奇半岛70个。在萨哈共和国共发现了30多个油田和油气田,还发现6个大型天然气田。该地区石油天然气的探明程度很低,根据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专家的分析,分别为5%和6.5%,而西方国家的评估数字更低,只有4%和6%。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探明程度高的当数萨哈林州,分别为46.3%和28.1%,其次是萨哈共和国,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8.7%和12.8%。
15.远东大陆架的油气资源
俄罗斯大陆架油气资源丰富,主要蕴藏在远东萨哈林州附近海域的大陆架上。俄塔社2005年5月11日报道说,目前在俄罗斯已探明的陆地油气田中,75%已经处于开发阶段,资源的开发程度接近50%。为增强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后劲,俄罗斯政府开始把目光投向本国的沿海大陆架。俄罗斯政府最新制定的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战略显示,到2010年俄罗斯沿海大陆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量将分别达到每年1000万吨和3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分别增加到每年9500万吨和3200亿立方米。俄自然资源部说,从现在起到2020年,俄罗斯准备吸引700亿至1100亿美元资金(主要是外资)用于开发俄罗斯大陆架油气资源,俄罗斯联邦财政的相关拨款也将达到350亿卢布。预计到2020年,开发大陆架油气资源给俄罗斯联邦财政带来的总收入将达到1000亿~1300亿美元。
萨哈林海域中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大部分蕴藏在水深100米以内的大陆架里。萨哈林大陆架的海水较浅,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为12万平方千米。西北部的萨哈林湾同阿穆尔河三角洲之间水深不到150米,东北部水域100米等深度距岸35千米,东海岸中部的内斯基湾100米等深度距岸60千米,南部阿尼瓦湾水深不到100米,西部鞑靼湾水深由南向北,从200米递减到50米以下。大陆架油气预测储量在水深200米范围内0~50米内的占26%,50~100米内的占33%。100~200米的占41%。
远东领海大陆架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首先对鄂霍次克海北部和鞑靼海峡进行了勘探,掌握了第一批海底地质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苏联党和政府曾试图开发和利用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加大了油气资源勘探规模。首次勘探作业是在萨哈林州领海大陆架约2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进行的,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10亿吨和1.2万亿立方米。从1974年起,苏联采用地震波探测方法,对40万千米延长的海域进行了油气资源勘探,重点是萨哈林海洋大陆架21万千米延长的范围。这次探查的重要成果是在阿纳得尔湾探明了有17个开发前景的矿区。1977~1992年的海上勘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萨哈林州领海大陆架共发现了8个大油气区:恰沃、尤斯科耶、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阿尔库通达吉等,其中6个为大型油气田,此后均列入萨哈林1~6号油气开发项目中。
16.萨哈林-1号项目
该开发区包括奥多普杜海域的油气田、恰沃海域的油气田和阿尔库通达吉海域的油气田。按目前的勘探结果,可采储量为原油2.9亿吨、凝析油3300万吨、天然气4250亿立方米。预计高峰期年产原油2410万吨、天然气197亿立方米。该方案于1996年6月开始实施,第一阶段的全面勘探工作已完成。参加该方案的有两家俄罗斯石油公司,一家日本公司(SODECO)和美国埃克森公司(Exxon)。这四家公司组成了一个国际投资集团,俄方占40%的股份其中,萨哈林海上油气公司(俄罗斯)占23%;俄罗斯石油公司占17%,美、日各占30%,共投资150亿美元。由于财团内俄罗斯的两家公司无力承担投资责任,工程曾因此而一度停顿。为推动工程的进展,两家俄罗斯公司只好忍痛出让本公司的股份换取贷款,以解决投资困难。印度ONGC公司于2001年2月与俄罗斯公司签订协议,购买了原属于俄罗斯公司的萨哈林-1号工程20%的股份,为此它需支付20亿美元,替俄罗斯公司支付工程投资款。俄罗斯公司则按LIBOR加3%的利率偿还印方的垫款。目前萨哈林-1号工程财团各方及其股份为:Exxon(美国)占30%、SODECO(日本)占30%、ONGC(印度)占20%、萨哈林海上油气公司(俄罗斯)占11.5%、俄罗斯石油公司占8.5%。
该项目基建投资127亿美元。油气田的开采期预计为33年,投资集团的利润率预计为16%。投资集团除按租赁协议缴纳租金外,还须按产品分割协议法把15%的产品交给俄罗斯联邦和萨哈林州财政。该方案计划收入1650亿美元,纯利润可达420亿美元。2002年萨哈林-1号工程的投资额为7亿美元。
2005年10月萨哈林-1号开始产油。
17.萨哈林2号项目
开发区包括整个尤斯科耶油气田和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油气田。可供开采的石油为9600万吨、天然气凝析油为3700万吨、天然气为4600亿立方米。
该方案由五家外国公司组成的投资集团参加实施,其中日方两家(三菱、三井)占30%的股份,美方两家(麦克德蒙特和马拉松)占50%,英国与荷兰联合组建的罗亚尔达奇公司占20%。投资总额为100亿美元。方案已于1996年6月开始实施。萨哈林-2号中70%的承包工程由俄罗斯的公司完成。俄方的大型企业还要参与石油的深加工。该方案可带来250亿美元的纯利润。投资方案规定除缴纳租金以外,还要把10%的产品缴给俄罗斯联邦和萨哈林州,其余90%的产品按比例在投资方之间分配。
萨哈林-2号1999年如期产油,于1999年7月4日正式开栓投入生产,2000年生产油井达12个,日产9万桶,约12300吨。1999年生产的原油除向俄罗斯联邦和萨哈林州缴纳10%的产品以外,大部分由日本转卖给韩国。2001年萨哈林-2号产油200万吨,2003年产油500万吨。
萨哈林2号项目已形成生产规模。包括一个油田(1.4亿吨)、一个气田(4080亿立方米)和一座年处理960万吨液化天然气的净化厂,由壳牌石油公司担当作业者。近几年来该项目已产生效益,并向日本出口了一定数量的油气。
18.萨哈林-3号项目
萨哈林-3号项目开发区域在东奥多普杜海大陆架,包括东奥多普杜、阿亚升和基灵斯克3个油气田,总面积2.04万平方千米。石油和天然气评估储量分别为1.37亿吨和1450亿立方米。地质勘探资料表明,这一海域仅南基灵斯克海域石油储量高达4.5亿吨,天然气7200亿立方米。
萨哈林-3号项目共投资约240亿美元。俄方占33.3%的股份,美方占66.7%的股份。目前,已有3家美国公司(埃克森、美孚、德士古)就3处油气田的开发与俄罗斯签订了租让合同,但尚未开始实际开发。其中美孚和德士古公司拥有一个区块的开发许可证,项目投资70亿~110亿美元;埃克森拥有两个区块开发许可证,预计投资130亿美元。在油气田开始商业运营前,工程的所有投资由美方公司承担。
2005年7月1日,中国的中石化与中石油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一号议定书》和《长期合作协议》。在《一号议定书》中,中石化与俄石油公司商定共同出资成立一家石油公司,负责在萨哈林-3号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新合资公司中,中俄双方的股权比例暂定为30∶70,未来将引入新的投资者,但中方拥有30%的股权比例将不会因此发生改变。根据计划,新公司在2006年开凿第一口探井,待形成生产规模后,中方将以“份额油”的形式获取收益。中俄双方进行先期勘探作业的维宁油气区块位于萨哈林岛东部,该区块预期储量为石油1.14亿吨,天然气3150亿立方米。
19.萨哈林-4号项目
萨哈林-4号项目包括乌兹洛耶、阿斯特拉哈诺夫卡油气区、涅克拉索夫卡和科连杜湾油气田。这一海域石油评估和潜在储量分别为1.05亿吨和1.15亿吨,天然气的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4400亿立方米和4500亿立方米。俄罗斯石油公司、萨哈林海上油气公司和美国阿科公司组成财团承建该工程,3家公司所占股份分别为25.5%、25.5%和49%。美国阿科公司参与了萨哈林4号一个区块的勘探开发,项目价值26亿美元,该项目目前还处于勘探阶段,前期的勘探费用全部由阿科公司承担。
20.萨哈林-5号项目
萨哈林-5号项目包括奥哈、埃哈比和东埃哈比油气田。该项目的预测原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6000亿立方米,2010年正式进行工业开采。俄罗斯石油公司、萨哈林海上油气公司和英国BP公司组成财团承建该工程,3家公司所占股份分别为25.5%、25.5%和49%。BP公司承担全部的勘探费用。该项目石油最高年产量达3550万吨,天然气为342亿立方米。
21.萨哈林-6号项目
萨哈林-6号项目包括奥克鲁日诺耶油气区,石油和天然气前景储量分别为1.5亿吨和2000亿立方米。
D. 俄罗斯的工业发达,其发展工业的主要能源、矿产资源有什么
主要能源是石油,煤,天然气,
矿产资源俄罗斯门类齐全,基本自给自足,铁铅锌镍等矿产储量丰富,很少需要外部供给。
E. 俄罗斯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什么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如石油、煤、铁、天然气等,卡塔尔位于波斯湾附近,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俄罗斯和卡塔尔都丰富的能源资源是石油资源.
故选:A.
F. 俄罗斯的能源资源有哪些,最大的油田是
最大的油田有很多,比如高加索油田,萨哈林油气田和西伯利亚油田,西伯利亚是最大的。
俄罗斯的主要资源是天然气,虽然原油也有出口,但储采比不高,俄罗斯天然气占全球的40%以上,是天然气第一大国
G. 俄罗斯盛产什么资源
俄罗斯盛产的资源:
1、石油能源
俄罗斯的石油开采规模非常大,采出的大量石油用于出口,现在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上石油输出量最大的国家,石油出口也成了俄罗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2、煤炭
煤炭是除了石油、天然气以外的另一大重要的化石能源,在煤炭方面,俄罗斯同样拥有巨大的储量。据统计,俄罗斯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可开采储量占世界煤炭总可开采量的17.3%,约为1570.1亿吨。这个数量仅次于世界第一的美国,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位。
3、农林牧资源
由于气候比较寒冷,俄罗斯境内有大量无人聚居的森林,据统计,俄罗斯境内拥有森林8.67亿公顷,这个面积大约为俄罗斯国土面积的50.7%。
海量的森林让俄罗斯有了丰富的木材资源,据专业人员估算,俄罗斯全国的林材蓄积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807亿立方米,占世界的20%左右,位居世界第一。
4、水资源
俄罗斯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世界第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就在其境内,该湖容积高达23.6万亿立方米。而从径流量上看,俄罗斯地表的总径流量为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的第二位。
如此大的径流量不仅为俄罗斯带来大量的淡水,也提供了海量的水力资源,俄罗斯在其境内的河流上建设了很多的水力发电站,现在水力发电已经成为俄罗斯重要的电力来源。
5、矿产资源
俄罗斯金属资源丰富,并且种类众多,现在只有钨、汞、锡等金属储藏量比较小,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而像金属锰、铁、铜、锌、铅、镍等储量都名列世界前茅,这些金属为俄罗斯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H. 俄罗斯能源矿产十分丰富主要能源有石油和什么
D 分 析: 俄罗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许多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等,故本题选D。
I. 俄罗斯主要的矿产资源有哪些
俄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俄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矿产资源: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石油探明储量82亿吨(2009年数据),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钻石资源:俄罗斯日前公布了一个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钻石矿。该矿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一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陨石坑内,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能满足全球宝石市场3000年的需求。科学家们表示,这个被称为“珀匹盖”(Popigai)的陨石坑的历史超过3500万年,它下面的钻石储存量估计是全球其他地区钻石储量之和的10倍。参考链接:俄罗斯(欧亚大陆地跨欧、亚两洲的国家)